Columns

 
评析

最后的「悲喜」之声

原文出处:Edison Hung Music Blog
作者:洪思行
发表日期:2018.01.24

来自丹麦的六人无伴奏合唱男子组合Basix(中文名为「悲喜人声」)成军于1995年,曾获多个国际当代无伴奏合唱录制奖(CARA Awards),实力被受国际肯定。笔者在数年前在台北中山堂欣赏过他们的现场演出,印象深刻,特别是〈Angels〉一曲,极具感染力,是笔者难以忘却的观赏经验之一。

今年这队丹麦天团终于来港演出。其实几年前他们本来会来香港演出,连场地也安排了,但因工作证的问题最终未能成事。今次终于顺利到港首演,是他们亚洲巡演的最后一站,但这也会是最后一次来港演出,因为他们已经宣布Basix将会解散,各人独立发展,这场音乐会遂成为Basix的最后演出,别具意义。

与同样来自北欧的天团Club for Five或Rajaton不同,Basix较少演唱自家语言的歌曲,大部分都是英文歌,并以流行风格为主,当中也有原创歌曲。他们的演唱只有简单的走位,配以简单的灯光效果,有时甚至坐在椅上,没有任何花巧的视觉效果,而是集中于音乐上。

他们的演唱很精准,声音好像按键般一按便很准确和肯定地出来。他们也能灵活地改变唱法和母音(vowel),为歌曲带来不同的音色,例如第一首歌〈Australian Spring〉,他们一开始便用了泛音唱法(overtone singing),和声部用上的「a」和「u」也很有空灵的感觉。

全场唯一的丹麦文歌〈Ole sad på en knold og sang〉,据Basix的介绍,内容关于一位少年历险的故事,不知是否因为歌曲内容,主唱John Kjøller的唱腔好像有点模仿童声似的。有趣的是歌曲中段忽然转变风格,主唱的唱段竟带有印度音阶,其他人的唱腔也转为「开」与「前」,令音乐充满异国风情。同样带有异国风情的是上半场最后一首歌〈Diversity〉,此曲不但音色多变,甚至有些叱叫和嘶叫声,为音乐加添几分野性。

对港人来说,他们用国语演唱〈我的歌声里〉是最大的惊喜,那首歌其实是他们为2014年的中国巡演而学的,甚至制作了MV。而全日最有趣的歌是〈On Any Other Day〉,因为他们用了不同的「乐器」:胶袋、纸杯、小铁盒和牙刷,甚至是鞋子。他们利用这些「乐器」制造不同的声音,但是由于不太接近咪高峰,故此不太听到部分「乐器声」。

人声敲击Niels Nørgaard相信是较被人留意的一位成员——不是因为他的人声敲击,而是几乎整场音乐会都拿着两支咪高峰,有时在一首歌中不停更换咪高峰。按笔者观察,相同其中一支是唱低音,或同时在人声敲击和唱低音(Drum & Bass)时用,另一支是纯人声敲击时使用。从这些细节可见他们的专业要求有多仔细。

他们最后加唱了一首〈平安夜〉,没有人声敲击,用一首相对平静的歌完成这场音乐会,也成为Basix的天鹅之歌。顺带一提,这场音乐会是Vocal Asia Hong Kong成立后第一个活动,期望他们日后能举办更多活动,为香港无伴奏合唱界增添活力。

场次:2017年12月18日 3pm 香港理工大学赛马会综艺馆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