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知识库

海豹的阿卡编曲123 (终)
回顾与前瞻

原文出处:北极海豹堡 - 高竹岚的家
作者:海豹 ( 现任A剧团音乐总监、不理性人声乐团驻团编曲及大湖爱乐妇女合唱团特约编曲等。代表作品包括中文阿卡音乐剧『阿兹大地』及混声合唱『忘了我是谁』等。)
发表日期:2014-12-17


不知不觉,一年就这样过去了。这一年我们讨论了很多东西:

●一个快速的编曲方法
●如何不惹毛你的Bass和声部
●惊喜与惯性的平衡
虚字的处理
声线背谱等问题
●故事的沟通再创作

好像讲了很多,但真的想讲的,还非常非常多。 在这最后一章,就请容我提出一些个人对于"编曲" 这件事情的前瞻。其中有很多会非常的主观,纯粹是我投入这一行这么久的一些感想,还请各位姑妄言之姑听之;其中引用的一些我个人的作品,也请各位不吝批评指教。


◎编曲之于演出

近年来,我尽量试图在编曲时去考虑各种舞台的元素,例如视觉、角色、声响等等,而非只是音乐。 很多时候,我们太过于把编曲限缩在编"曲" 上,而忽略了演出是所有感官的集合体。台上的表演者,就算只是歌手,也不可能"只" 管唱歌这件事情。

一个我很喜欢的例子是这个片段:
9th Performance - Vocal Point - "Every Little Step" By Bobby Brown - Sing Off - Series 3

是的,这是个很纯粹的阿卡编曲,但我相信编曲者在编这首曲子的时候,就已经 "看" 到中间人声打击的Solo片段, "看" 到后面波浪舞的桥段等等。他交出去的可能只是份谱,但藉由交出去的编曲,他交给团队的,远远不只是 "音乐",而是整个舞台。

并不是说就一定要把歌编的可以跳来跳去;就算是乖乖站着个合唱团,也是有很多可以玩的:
史艳文大战藏镜人

简言之,表演者的表演不是只有音乐这一个维度,观众在体会的也不是只有音乐这一个面向。所以,请不要吝于去探索在"音乐" 以外的空间。


◎编曲者的定位

某种程度上,编曲是个有点微妙的角色:他奠基于既有的创作上,在与既有创作有所对话的前提下,去创作出新的元素。这其中有非常多模糊的地带:何谓"有所对话"?何又谓"新的元素"?

每个人对这些的观点都不尽相同,但不论你的观点是如何,必须不断提醒自己的是,你身为编曲的定位是什么?你在原作跟新作中,扮演的角色是什么?

举个例子:
汉光演袭人声乐团寻春半醉归 (Drunk in Tea)

汉光演袭作古诗词再创作已久,但这个"再创作" 的目标是什么?想传递给观众的是什么?是古诗词原意以近代编曲去呈现,或是奠基于古诗词去发展新的意思?这个目标与编曲上的手段又是否吻合?

同样的问题也完全可以来鞭我自己的作品(4:00开始)
中华民国103年全国社会组合唱比赛女声组金质奖大湖爱乐合唱团

这部作品当然是以"身骑白马" 为基底,但我想要作的是什么?前面的飞纸和"da ge di ge da"是什么?我透过这些手段,是想要将原曲原意以近代编曲去呈现,或是奠基于原曲去发展新的意思?想要带给观众的,又是什么样的角色,什么样的画面?

我现在习惯于在编每个曲子的时候,先写下我在这次编曲中的定位,在原作与新作之间,想要担任的角色。我想这是所有编曲,都必须念兹在兹的事情。

因为我们毕竟不是,一首歌来,丢出一份谱,结束。


◎生命的旅行

最后,编曲对我而言,是什么?

我是个纯正血统天龙人,大五之前基本上没离开过台北。上面的布袋戏或歌仔戏,在我接到编曲案之前,根本一点接触都没有。就连出道作 "忘了我是谁",我必须非常诚实的说,在我开始编之前,我根本没听过这首歌。

是这些编曲的机会带着我看见这些新的风景;我同样希望唱我的歌的人,听我的歌的人,也会看见新的风景。

"我希望带你看见一个世界,一个不一样的世界。而当你走过这里,你的生命会从此不同。"

编曲带给我一个生命的旅行,我也以同样的信念在编曲。你呢?你对编曲的期许是什么?

共勉之。


( 本文获原作者同意转载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