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评析

《香夭》演后谈(一)

原文出处:艺频 ( 转载自八月号(vol 62)《△志》)
作者:伍卓贤 / Ng Cheuk Yin
发表日期:2016.08.14

一铺清唱三场《香夭》的演出已在六月中圆满结束。上回分享了自己对于这部作品的一些创作理念,今期及下期将会继续从另一角度讨论。本身是合唱指挥也是乐评人的友人朱振威在看过演出后和我讨论这部作品,我觉得内容挺有意思。征得同意后决定将对话整理与读者分享,借此让大家了解我在创作这部作品时的背后想法。

伍:伍卓贤
朱:朱振威

朱:记得第一次见到你在网上宣传这部新作,一见《香夭》就想到是「香港夭亡」!我想我们这班曾受教于余少华教授的音乐人都对他当年狠批谭盾为香港回归所作的《交响曲1997:天地人》里引用《帝女花之香夭》记忆犹新。如今想来,谭盾真的一语成谶吧?

伍:那个《香夭》「食字」食得太完美,加上如此时机,确是真正的天(时)地(利)人(和)!所以多年后想起来就觉得很适合用来做这次演出的名称。

朱:说回音乐。我一直跟你为一铺清唱而写的作品失诸交臂,到了香港三部曲的第三部才能亲身体验。这次看《香夭》,打从一开始你在扩音人声加上distortion effect,到「花落」时更将电子音效加强玩出重金属的声响,就教我出乎意料!  

伍:噢,〈花落〉的distortion,我主要是想营造一种很扭曲和废墟的感觉。

朱:我总觉得,科技对于音乐应该是用来开创新的声音甚至重新定义声音,那么人手一「咪」,就不应该仅仅用来扩音就算,而必需让科技介入作品的音乐性(musicality)之中,对我来说《香夭》是做得到这一点!你创作时是如何考虑音效的运用?

伍:如你所言,反正这种演出扩音是必要的,那我就想如何可以用尽一点。所以在创作时已经想好加入不同的效果,但也有些效果和设计是后来Patrick与音响设计Candog构思的。

朱:我听《香夭》时感到你是集各家之长再写出自己的声音。一开始微模主义(minimalism)风格的〈再见〉令我想起Philip Glass的《Einstein on the Beach》;到〈花落〉歌手围圈唱vocalisation加上泛音演唱的声响又令我想起Karlheinz Stockhausen的《Stimmung》;而〈慢慢〉及〈呐喊〉里有节奏地大声呼吸又立刻令人想到艺能山城组的《阿基拉》配乐--最后当然少不了〈万里花开〉、〈平安歌〉与〈安魂曲〉的民谣及cantopop风。不知道我的感觉准确么?刚才提到的作曲家对你应该也有不少影响吧!

伍:当然你提到的那些作曲家对我的创作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尤其《香夭》这部作品里面也运用了不少不同时期的微模主义手法来创作。谈起《Einstein on the Beach》这套作品,如果想像她变成了无伴奏合唱作品又会是怎样的呢?虽然歌唱家要唱足全场可能会「声」力不支。对,创作无伴奏合唱时要考虑的东西实在是比创作有器乐伴奏的合唱作品时更多。而且运用东话写合唱作品,也有和声难共鸣的问题。但有时这些限制就造就了音乐的风格。

(二之一,下期续)


( 本文获原作者同意转载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