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评析

不只是作音乐
2011 The Real Group大师班心得

原文出处:晨光熹微
作者:白品键
发表日期:2011-10-14


上一回参与类似的活动,是2008年陪Focal Plus去Graz比赛时。当时我并不是Focal Plus团员,因此只有旁听的份。事隔三年,因为Vocal Asia的缘故,The Real Group把他们在欧洲的workshop完整搬来台湾,让亚洲团队可以在省下飞欧洲机票钱的情况下获得Real Group的指导。身为A cappella的爱好者以及TRG的粉丝,我以摄影义工身份完整的参与了TRG在台湾的大师班以及两场演出,收获远比当年在Graz还多,我想我至少得再花三年时间,才能完整消化这三天所吸收的丰富资讯。  

遗憾的是,三年前从Graz回来后,我加入Focal Plus一起唱歌,今年9月却因为学业以及其他因素的关系,我必须选择离开这个很搞笑的团队(最后一场一起合作的音乐会应该是11月在澎湖的演出)。此外,Focal Plus的其他成员也因为总总原因,缺席了这个workshop,换言之,即使是在台湾,我还是无法以团队的身份出席。这大概也是一种命运吧!总是个人身份参与则是一种无奈,但换个角度想,能够多次参与他们的课程与音乐会也够幸运了。  

我的英文很破,尽管TRG的大师们都以浅显的英文授课,但在没有翻译的情况下,我最多只能听懂四成。不过幸好我没有错过任何一堂课(摄影义工必须赶场,同时四间教室上课,我就会转台三次),我发现Real Group的教学是有「中心思想」的,这些中心思想会一直反覆的出现在各式各样的教学指导当中,即使是完全听不懂英语的人,也能从他们透过学员之口所演唱的音乐传达出来。  

以下的内容并非这次活动的「纪录」,而是破英文的我接收到不完整的语言转译之后,加上我自己对于A cappella的想法,综合出来的会后「心得」。与他们的教学肯定有一定程度的差距,但我想整体而言应该不会违反TRG面对A cappella的中心思想。  

1、正面的沟通  

The Real Group不是最老字号的A cappella,但在2006年以前,他们有可能是以创始成员持续演出最久的团体(1984-2006,2007年开始Sop变成了Emma)。当然最后他们还是不得不面对团员的更换,但「23年」这个数字实在太过惊人了,在台湾,绝大多数的A cappella团体的创团成员甚至无法维持超过他们的尾数。有哪个团体的创始团员维系超过23年的吗?知道的麻烦请给我指正。  

长期维系情感的秘诀便在于正面的沟通模式:永远先寻找音乐里「好」的那个部分。 TRG虽然是神一样的团体,但他们毕竟是人,也是会有状况糟糕的时候,但他们选择先看待比较好的,再来改善不好的部分。人性常会出现一种盲点,当「好」的部分出现频繁时,我们便会麻痹,习以为常,甚至认为理所当然;一旦出现比较「糟」的状况时,不好的部分就会被放大,甚至因此互相指责——即使那「好」的部分依旧十分美好。  

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必须因此把「糟」埋进土里假装看不到,改善缺失是一定要的,只是不能因此忽略原本美好的那个部分。 TRG有一条团员间的规则:演出后20分钟内,所有人都只能讲「好」的部分。新的成员Emma在大师班中分享了一个故事,她在加入之初,由于音乐不够熟悉,某次演出之后很自责的批哩啪啦讲了一堆自己的缺失,其他四名成员只对她点头微笑,因为她违反了「规则」。  

我相信没有任何歌手在演出之后是「无感」的,通常都会放大表现不好的部分,如果让这种情绪扩大,出现自责或彼此指责的情况,那便会形成一种负面的沟通,而这会完全摧毁一个团体的向心力。演出之后短时间内只讲优点,那么即使是状况不佳的团员也能维持一定程度的自信,在重新检视过好的部分之后,回头检讨糟糕的部分寻求改进,经过正向思考的洗礼,也给了自己反省与沉淀的时间,音​​乐的检讨才能建立在「好」的基石上向前迈进。  

「拒绝负面批评20分钟」是TRG这个等级的团体所需要的沉淀时间,事实上,他们每个人对生命都充满了正面的热情。如果你的团体里抱怨的声音一直都大于鼓励的声音,那么或许你们应该改成「强迫正面鼓励12小时」,矫枉必须过正,才能重新建立起好的沟通模式。当然,这不代表我们可以逃避改进那些糟糕的部分,该作的事情还是要作,只是换个沟通方式罢了。  

这样的正向沟通同时也能提醒成员们,当初加入A cappella的热情究竟是什么?一定有什么美好的事物曾经感动了你,让你愿意为这样的音乐付出,如果你感到无法继续唱下去,请务必让自己回到原点,让那个感动再度发生。  

2、音乐互动  

绝大多数的人参与TRG大师班是为了追求更精致、更美好的音乐。但有趣的是,三天的课程下来,我发现TRG一再企图带给大家的,是体验一群人一起创造音乐的「过程」,而非只是音乐本身。  

在许多团队指导的课程中,TRG的老师们几乎都会要求团队暂时抛弃可能已经定型的诠释方式,指定某一个团员在练习中随机变换音色、强弱、口气、节奏等事项,这位团员便是新诠释的带领者,其他团员必须打开耳朵专心聆听新诠释的发生过程,并尽一切努力跟上他。每个团员都必须学习当一位带领者,不论他是主唱、和声还是其他声部。 TRG甚至要求新的诠释必包含各种「丑陋」的声音,比如说吵架嘶吼般的音量,或是细小如蚊呐的呻吟,忽快忽慢的节奏变换,或是各种我们通常认为是错误的声音诠释。  

这样的练习包含了几个效果:第一,放下无谓的坚持,去尝试各种音乐可能性,也许在各种「丑陋」的声音中,会出现意想不到的好效果也说不定。其二:强迫成员们打开耳朵,由于新的带领者随时会出新的考题,可能就发生在下一个音符,因此团员们非专心聆听不可,这是一种绝佳的听力练习。第三:音乐是好玩的事,没有一定要如何才对。这样的练习最后往往流于恶搞,但恶搞有恶搞的趣味,多了变化之后,你会发现你更喜爱这首歌了,再回去正经八百的唱歌,似乎也不会在那么地令人感到厌烦。第四:除了音乐本身之外,这样的练习也会让所有成员有一种「共同创造音乐」的感觉。如果我们在一首歌里的不同部分各自指定了不同的带领者,那么这些带领者就会以接力的方式共同完成一首歌。    

值得注意的是,带领者必须获得其他成员的支持,才能在音乐表现上获得更大的表现空间,因此听力练习其实也是一种信任练习:如果带领者速度变快了,其他人必须毫不犹豫的跟上去,如果带领者音量变大了,其他人也必须付之以相对的音量变化,如果其他成员不信任带领者,那么带领者的一切努力便会落空。 「支持者」与「带领者」的关系犹如煤炭与火车头一样,会给予音乐更多的能量,而这样的能量会很明显的从带领者的声音里表现出来。在TRG的教学里,由于不断的尝试变换带领者,又要求其他成员必须完全信任带领者的领导,因此我可以很清楚的听到音乐能量​​在不同带领者中间不断流动,而那样的音乐能量是非常非常活泼、丰富,同时具有生命力的。  

这代表了什么?大多数时候我们都被音准、节奏、漂亮的音色给限制住了,如果我们只顾着追求完美的音准、稳定的速度、圆润的音色,那么我们就必须把注意力分散到这些地方去,最后每个人都只能专注于自己的声部是否演唱得完美,而无暇顾及聆听带领者,以及支持他在音乐能量的表现。像MIDI一样精准的发出声音的机器是不可能感动听众的,这样的练习可以让团队成员重新体会音乐能量在彼此之间流动的感受。经过一小时的抛弃诠释练习之后,TRG老师们会要求团队重头再演唱​​一次,通常那会是充满能量的演出,越是拘束的团体,前后差异的感受也会越大。  

当然这并不是说音准、节奏等基本工并不重要,我在大师班里也看到了几个极端,音准显然有待加强的,声部之间无法组合在一起,根本无法给予带领者任何支持,只好先重头练起,先把音乐组合起来来再说。同样的,基本工极佳的团队,不需要太多练习就可以引出最多的音乐能量,那么老师们就有余力给予他们更多的诠释变化上的建议,帮助团队玩出更多有创意、有情感的诠释。  

回到本段最前面所说的,创造音乐的过程似乎比音乐本身是否完美更重要。如果一开始就有一种完美的诠释,那团员们大概很难维持什么热情去反覆练习同一首歌。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保持一种创造音乐的心情,则每次练习都会有不同的体验。如果你享受的是创造音乐的过程,那么你就能永远保持热情,即便你每次都是面对同一首歌。  

3、情感互动  

前面提到好的团队必须要有正面的沟通模式,那已经是一种良好的情感互动了,但这里所强调的是音乐之外的情感交流。  

大师班的倒数第二堂课是自由提问,朱元雷老师问了一个困扰台湾阿卡贝拉圈十年的问题(似乎全世界都有类似的问题):如果团体中有人结婚建立了家庭,家庭生活势必会影响团体运作,但TRG似乎克服了这个问题,请问他们是怎么做到的?  

这个问题有些尴尬,TRG在成军23年之后不得不面对团员更迭的问题,原因恐怕还是与家庭问题脱离不了关系。 (Bass Anders Jalkéus 与原Sop Margareta Bengtson是夫妻,但他们离婚之后,Margareta也就离开了TRG)不过在此之前的23年,团员的家庭与TRG有十分良好的互动。而最重要的是,他们心目中的TRG团队,包含了每个人的家庭生活。除了五个唱歌的团员之外,团员的丈夫、妻子、小孩,通通都是The Real Family的一部分。  

这事情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执行却比大家想像中的要难。某团员的小孩生病了,因此无法参与练唱,其他团员多少会觉得纳闷:「小孩生病又不是你生病,为何你不能来练唱?」这时便需要真诚的了解与体谅,而这部分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由于他们将感情互动的范围扩大到每个人的家庭,因此互动关系比单纯的五人关系更加密切。融入了每个人的家庭关系之后,The Real Family的感情联系网路会变得坚强而紧密,支持TRG的家庭,与支持家庭的TRG,可以互为依靠,在心灵上彼此支援。团员因此不用单独承受来自乐团与家庭双方的压力,这样的情感关系,我想应该是每一个经营A cappella团体的人都无比羡慕的。  

这让我想到2004年Real Group 20周年世界巡回演出台湾站,当时Margareta缺席了台北的演出,找了另外的女高音代打上阵,印象中原因便是小孩生病了只好请假回瑞典。对于团体其他成员来说,甚至对于巡演的观众来说,这都是很严重的事情(这不是练唱,而是20周年的世界巡演!),但他们宁可承受这样的状况而放团员「家庭照顾假」,可见他们多么的重视家庭关系。  

除了扩大情感互动的范围之外,他们对于团员的情绪意见也非常重视。如果有团员对于自己的状况不甚满意,可能是情绪低落,可能是不喜欢今天要练习的音乐,在开始练唱之前便会先提出来。在聆听之后,其他团员必须重复一次这位团员所陈述的心情,来表示「我接收并体会了你的情绪」。在团体活动中,「了解」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有时候团员只是想表达情绪,想要得到认同,未必期待得到解答,甚至他自己其实是可以调适过来的。不过,如果没有最真诚的了解,怎么可能有办法提出最好的解决方案?  

TRG透过种种沟通方式,让团员们在各方面都紧密结合成为一个整体。对他们来说,音乐不只是音乐,更是传达生命热情的一种方式,我想这是他们的音乐为何可以如此动人的主要原因。  

4、北村嘉一郎先生的Vocal Percussion  

最后再分享一下北村嘉一郎先生(我们都称呼他为かいさん,Kai san)的节奏口技。这次Vocal Asia特地请了かいさん来指导学员们Vocal Percussion(VP)的技巧,尤其是各种Jazz的节奏变化。 2007年かいさん也在台湾开过VP大师班,十分荣幸能够两度近距离跟他学习他非常独特的口技系统,还记得当年上课时我充满挫折感的离开了教室,隔了四年,我发现我可以勉强复制一部份他的口技系统了,尽管所得还派不上用场,但总之是一件开心的事。  

关于北村嘉一郎先生的VP的技巧,我曾经2007年的重唱赛心得里提过,有兴趣的人不妨看一下我的旧文章:2007台湾国际重唱大赛:其他演出杂感  


( 本文获原作者同意转载 )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新浪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