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知識庫

阿卡貝拉怎麼唱?《練唱篇》(中)

特約撰稿:MRS.D

筆者在前一篇的《練唱篇(上)》時有提過,在演唱阿卡貝拉之前,必須先認識、了解團員彼此的歌唱聲音,並且要將咬字發音、演唱時的口氣都必須要有一定程度的整合。在阿卡貝拉的世界裡面,除了上述重點之外,還有幾件重要的注意:

1. 阿卡貝拉的音樂詮釋

2. 團員間彼此的呼吸

關於第一點,詮釋。詮釋是一件相當抽象,且不真實的詞語。究竟什麼是詮釋呢?廣義來說,就是將你的音樂,融合自身的情感、生活經驗、情緒等等,使音樂擁有獨一無二的風格及表現。嚴格來說,就是樂句的處理(大小聲、口氣、音樂線條等等),以及對於不同樂種的處理(比方:流行樂要有流行樂的風格、爵士樂要有爵士音樂的風格等)。詮釋是相當「個人」的,沒有絕對的對與錯,但是筆者認為有「適合」與「不適合」的狀況。

什麼叫做詮釋適合或是不適合?換個角度想,答案其實就很簡單。比方說今天參加一場婚禮,大家穿著不同款式的禮服、襯衫,而你卻穿著短褲以及藍白脫鞋,沒有錯(沒有人規定婚禮該如何穿),但是不適合。再打個比方,今天前往了一間西餐廳用餐,桌上擺著湯匙、刀叉,而你卻跟服務生要筷子用餐,其實也沒有錯,也是不適合。詮釋一事也是一樣,你可以在婚禮上穿著正式的晚禮服、可以穿著俏麗的短版禮服、可以穿著輕鬆的格子襯衫、可以穿著有型的七分長褲等等,在合理範圍之內,其實有很多空間可以「展現自己」。把這個例子套用在音樂上,我們絕對不會在巴洛克時代的古典音樂中加入爵士樂的Swing(搖擺奏法)、不可能把文藝復興時期的藝術歌曲套用時下流行音樂的唱腔,這些事情,現在看起來,不完全是錯的,但是適合不適合,答案應該都在自己的心中。

在阿卡貝拉的世界裡面,詮釋絕對不只屬於一個人,而是要大家相互討論,達到共識。切記,阿卡貝拉是所有團員們共同擁有的。拿到一首歌曲,在處理完音準、發音等基本事宜之後,第一步可以先參考原唱版本;也就是先進行模仿。先參考原唱使用的音色、對於歌詞的態度、樂句的處理、大小聲的規劃、整體氣氛的營造感等等。模仿是一件必須經過的過程,很多人認為模仿是個沒有特色的事情,筆者認為不盡然。在完成一首樂曲之前,模仿一事,是可以增加本身對於該曲的認識與了解,在一開始沒有方向的時候,選擇原曲模仿是個相當安全的選擇。

所有人對於歌曲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之後,就可以開始討論彼此對於音樂的「畫面」。比方,聽完這首歌曲,我感到難過,這首歌曲有種一片灰茫茫的色調,毫無生氣、希望;亦或是,聽完這首歌曲,我感到興奮,這首歌曲有一種很明亮的色調,充滿著希望、熱情,就像看到一群人在廣場跳舞、狂歡等等,這些是需要一起討論、分享的。筆者提醒,在進行任何討論,尤其是音樂上的想法,即便自己不認同對方的「畫面」,先不要急著否決。在討論音樂的第一步驟,可以開放天馬行空的空間。我們常常在否決中,錯過許多有發展性的主意,若希望音樂有更多可能的方向,就先不要急著否決。

進行一連串的音樂動腦、實踐想法之後,就可以開始尋求專業人士的意見。筆者的切身經驗,在這個階段尋求專業人士協助是最有效果的。

關於本文一開始提及的第二點,團員之間的呼吸,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每個人擁有獨一無二的個體、思想、音色、共鳴、咬字習慣、個人特色等,當然連呼吸也是不一樣的。呼吸會影響一首樂曲的音樂性、色彩度、能量、默契等,何況阿卡貝拉是個群體創造出來的音樂,呼吸更是需要重視。筆者看過Swingle Singer中的Clare對於呼吸的教學:讓所有人背對背,圍成一個圈圈,閉上眼睛,完全用背部去感受彼此的呼吸狀況、身體的動感狀態。一開始團員都相當不適應,原本自由自在的身體完全被綁住,但不過一會兒,很快就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呼吸感」,進而培養出默契。背對背練法,也可以用在發聲練習上;基本上,這可以用在任何一個跟聲音有關係的事情上面。相信在一段時間的練習、習慣彼此的呼吸之後,對於阿卡貝拉演唱肯定會有更多的突破以及想法。

(未完待續)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