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特別報導

什麼是"阿卡貝拉"? "唱在一​​起"不是那麼容易的

原文出處:澎湃新聞
作者:澎湃新聞記者 陳晨
發表日期:2014-07-28


來自西方的“阿卡貝拉”,是一種無伴奏人聲合唱形式,僅由人聲來哼唱出旋律與節奏,進入中國大眾視野的時間並不長。除了聽覺審美之外,也是讓年輕人“唱在一起”的生活方式。近年來在國內高校出現了不少阿卡貝拉團體,但缺乏一套系統的訓練標準,亟待開拓象牙塔之外的藝術土壤。

“真的很孤獨,我從進校後幾乎問遍了身邊所有我認為在聲樂水准上過關的人,可是沒有人願意組團,或者即便願意組團也明確表示,要讓他做主唱。”來自北京的女生尹肖艷是流行聲樂表演系大三的學生,她著迷於無伴奏人聲合唱形式——阿卡貝拉,卻始終沒有組到志同道合的隊友。而在上海海上文化中心舉辦的第四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營中,她總算和志同道合的伙伴們有了深入的交流。

阿卡貝拉是一種無伴奏的音樂形式,僅由人聲來哼唱出旋律與節奏。今年,上海正式成立“上海阿卡貝拉國際文化創意產業發展基地”,基地與台灣的“Vocal Asia中華暢聲亞洲音樂協會”共同主辦的“2014上海阿卡貝拉音樂營暨第四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大賽”7月22日拉開帷幕。來自全國各地的17個團隊及個人,共計142名學員參與了今年的音樂營。來自丹麥的世界頂尖阿卡貝拉團體Basix在本屆音樂營開設大師班並舉行音樂會。 7月23日,開展到第四年的阿卡貝拉訓練營首次舉行論壇,全國各地的團隊代表分別交流了這一無伴奏風潮在自己所屬地區的情況。從論壇交流的情況來看,各地的阿卡貝拉的普及面和團隊水準都有明顯提升,東南沿海地區的阿卡貝拉已經從起初完全的校園土壤向社會延伸,中西部地區的樂團從最初的學習技術逐漸向開拓自身個性上發展。但同樣的,缺乏交流、孤軍作戰,以及缺少系統的訓練體係依據也是各方所存在的共同困惑。

7月27日晚,第四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營在丹麥人聲樂團Basix的歌聲中落下帷幕,而本屆全國阿卡貝拉大賽冠軍來自北京現代音樂學院的新聲駕到組合獲得了與偶像同台演出的機會。

象牙塔里阿卡貝拉的春天

近年來,在琳瑯滿目的音樂演出市場中, “阿卡貝拉” 這個不算陌生的名詞越發頻繁地出現在人們的視野中——兩個月前剛剛在東方藝術中心演出的國王歌手合唱團是全球領域的佼佼者,北上廣一路上來,將從弦樂器到架子鼓一眾“樂器”都彷彿塞在嗓子眼裡的“花腔”讓人的耳朵“根本停不下來”;兩年前博比·麥克費林在音樂廳演示了他全身都是樂器的絕技吸引了來自全國的阿卡貝拉迷千里追星;去年的“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上,美國頂級樂團雄雞合唱團飆著女高音聲部告訴你人聲的“天籟”是怎麼一回事……阿卡貝拉進入中國大眾視野的時間不算長,進入媒體視野的第一支阿卡貝拉團體“蝌蚪組合”成立於2000年,2006年在青歌賽上的奪冠讓人們見識到無伴奏人聲的魅力。

而除了舞台上的光鮮和高水準的聽覺審美之外,阿卡貝拉還有另一個更重要意義——一種年輕人唱在一起的生活方式。阿卡貝拉在2009年之後成為一股風潮,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尤其是沒有專業音樂學習背景的年輕人聚在一起用和聲表達音樂。

從連續四年來參加阿卡貝拉音樂營和阿卡貝拉比賽的參加者構成來看,絕大多數都是學生。少數在畢業後仍然從事阿卡貝拉演唱或推廣工作的人對阿卡貝拉的鍾情,也無一不是起源於校園時代的合唱團經歷。

現在北京民族大學、中國音樂學院等高校任教的王璦是北京阿卡貝拉圈的活躍分子,她告訴澎湃新聞記者(www.thepaper.cn),北京現有的50多支團隊主要集中在東、南、北三個片區:東面以現代音樂學院為根基,有許多技術高超、功底紮實的團隊,走的是專業“範兒”;北邊因北大,北航、清華、中央民族大學高校集中,各院校的阿卡貝拉社團均活躍且交流積極,發展迅速;南邊以北京民族大學和周圍院校後起之勢也十分明顯,北民大已經開設了阿卡貝拉賞析的公共選修課;加上一些已經成名的諸如壯聲、人聲失控等獨立團隊分散在北京各個區域,北京的阿卡貝拉生態十分蓬勃。

如今在華中師範大學音樂學院任教的吳昊是中國第一批開始接觸阿卡貝拉的人,因為當年學習作曲指揮,吳昊改編曲目的譜子至今仍在圈內大範圍流傳。 “2007年我本科畢業,團員們為了生計各奔東西,就放棄了阿卡貝拉,直到2010年,我教的學生在問我如何組建團隊,我又重新找回了我大學時代的熱情,把當年我改編的譜子都翻出來教他們唱。”如今武漢的阿卡貝拉團隊有40多支,今年5月,各高校的團體還聚在一起共同舉辦了一場專場音樂會。

本科和碩士都學的數學的鄭理也是在大學才開始接觸音樂,如今卻因為阿卡貝拉留在了母校中山大學。廣東的合唱基礎紮實,阿卡貝拉的生長土壤也很肥沃,光是中山大學這一所學校,從2005年的CL FORMULA開始,四個校區就先後有過15個阿卡貝拉團隊,最初是為了參加校園歌手比賽臨時組團,到如今每年都會有新的阿卡貝拉樂團成立。

相比之下,上海的阿卡貝拉團體數量上不如北京和武漢,目前有統計的在30來支,也是集中在各高校中。曾在中國達人秀上大出風頭的“MOLK默客人聲”的成員們當時還是複旦、同濟等高校的在讀學生,首屆全國阿卡貝拉音樂營歌唱比賽的冠軍AHA則來自上海師範大學。音樂營執行長陳午明表示,“上海的特點是比較國際化,視野廣,形式也新。因為東方藝術中心、上海音樂廳都早早引進了包括國王歌手在內的國際上高端的阿卡貝拉演出,有這份土壤的熏陶,所以水準和理念上都是領先的。”

亟待開拓象牙塔之外的土壤

象牙塔的繁榮之外,另一個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是,這些在校園裡遍地開花的合唱團幾乎都在校園生活結束之後選擇了“曲終人散”。 “他們有能力集合到志同道合的團員,也能排練出一些成熟的歌曲,但這樣以後呢?”Vocal Asia行銷總監阮敬恆覺得很惋惜,在大陸的環境裡,至今沒有一支完全稱得上職業的阿卡貝拉樂團,即便有人畢業後還在堅持,成員們也都有自己養活生計的主業。 Vocal Asia此前花了10多年協助台灣團體鋪路,台灣地區現在的20多個樂團,職業的有5個,每個平均都能夠接到每年60場到100場的商業演出。

Vocal Asia從去年開始牽手上海的市民文化節,借助群藝館和社區文化中心的資源,把原本喜歡合唱的老人和孩子作為“推廣對象”,效果顯著,一些老阿姨拿著麥克風打B-BOX ,搶都搶不回來。

來自廈門的徐聰在當地成立了“阿卡廈門”的平台,除了高校合唱團的日常排練,他每個週末都會“以超強耐心帶領一幫完全找不到調的市民唱阿卡貝拉”,堅持了一年,也有一批死忠留了下來,組成了“五分鐘人聲樂團”,今年來參加阿卡貝拉歌唱大賽。

“論壇研討如何推廣阿卡貝拉,並不是急著包裝出更多能夠投入商業化運作的團體,而是需要在各地通過普及阿卡貝拉,讓更多人喜歡這門藝術,願意來聽這些年輕人唱歌。有了聽眾,學生們在離開校園後才能找到後續的舞台,才有堅持的意義。有了聽眾,有了能夠有持續成長的樂團,之後產生市場,才有可能。”Vocal Asia董事長陳鳳文說。

上海大寧劇院去年確定了打造阿卡貝拉特色劇院的定位,幾支海外樂團的高質量演出培養了一批忠實觀眾。劇院將阿卡貝拉的演出全都納入公益場,結果每場阿卡貝拉的演出上座率都在八成以上。同時,作為基地的大寧劇院除了邀請優秀團體前來演出,也讓這些團體進入社區和校園,進行阿卡貝拉的普及與推廣。 “在市場高度細分的今天,我們堅信阿卡貝拉是一個極具潛能的細分市場。”負責大寧劇院運營的中演文化常務副總經理劉丹說。

缺乏系統教材從資源共享開始做起

外部的土壤澆灌是個長期、急不得的事,內部的技能提升則是每位喜愛阿卡貝拉的演唱者近在眼前的需求。曾經的訓練營,幫學員找音準是所有課程的重中之重,教打B-BOX節奏、分聲部和聲等基礎訓練是學員最主要的訴求,而今年課程“升級”後除了原先的“編曲”、“人聲打擊”、“嗓音技巧”等音樂性課程,還增加了包括“團隊經營管理”、“活用舞台技術”、“分軌製作專輯”等進階實用課程,這些課程由向學員發放的問卷得出,由此也可見五年來大陸阿卡貝拉團體水準的提升。

儘管如此,能夠集中到上海參加這樣一次音樂營的人數畢竟有限,隨著普及力度的增加,更多初學者的入門依然困難重重,缺乏一套系統的訓練標準是各方都遇到的瓶頸。 “我接觸到的阿卡貝拉團隊,都是組團後直接由現有曲目中選自己喜歡的,從曲目入手而沒有進行系統的從易到難的訓練。”王璦說。吳昊則提出,“除了傳統的技巧和音準,阿卡貝拉很重要的一點是根據每個團員的聲音特色量身打造的編曲。遺憾的是我們現在都沒有具備專業的編曲能力的人和能夠提供更多靈感的譜子。”

鑑於此,王璦透露,她所任教的北京民族大學已經在醞釀建立專門的阿卡貝拉學科,“眼下我希望可以通過整合各方經驗編寫一套教材,從技巧到理論循序漸進,而不是直接上手曲目。這樣,唱阿卡貝拉的人能夠打下更堅實的基礎。”

廣州的鄭理目前正在發揮“理工男”特長,致力於開發iAca數字平台,結合線上線下活動,將線上在線課程,線下團隊訓練、普及講座、音樂會集成協調推廣。 “要說編寫教材,可能眼下的經驗和能力都不夠全面,為時過早。但每個老師有自己的特長,我覺得先通過互聯網的平台,把各自星星點點的經驗先總結出來,匯總在一起,在互相的學習切磋之中尋找規律。老師之間也需要交流和分享,不再拘泥於自己的一套。”

論壇的最後,音樂營執行長陳午明給苦於找不到隊友的尹肖艷打了“一針雞血”,“上一屆阿卡貝拉歌唱大賽的前三名隊伍的隊長,在上上屆都是孤身一人來參加音樂營的。當時孤軍奮戰的這三個人,一年以後就和他們的樂團成了前三名。只要你心中的這團火不滅,你的隊友會來找到你的。”

【阿卡貝拉五問】

大陸的阿卡貝拉起步五年,進步和差距並存。台灣的阿卡貝拉發展近15年,已經進入完全成熟的良性循環,關於阿卡貝拉的技術與理念,與數百個阿卡貝拉團體打成一片的Vocal Asia行銷總監阮敬恆顯然很有發言權。

澎湃新聞:一個成熟的阿卡貝拉團體需要具備那些條件和素質,唱阿卡貝拉是天分還是經過一定的技巧訓練都可以達到的?

阮敬恆:音色、音準和默契,是最重要的基本功。磨合的時間是無止境的,台灣一些成熟的團體一起唱了十年,也依然有進步的空間。天分和訓練都要有。從選擇阿卡貝拉,組團,就會根據個人音域被分配一個特定的聲部。如果要模仿二胡、古箏、嗩吶,這些有一定的曲藝技巧,需要苦練。阿卡貝拉和口技有某些重疊的部分,但發聲方法還是不同,它還是聲樂的範疇,它比口技更強調從自己本身的聲音出發。現代科技的發展讓許多年輕人都是對著電腦視頻學習特殊的發聲。其實阿卡貝拉的發聲方式並沒有想像中困難。

澎湃新聞:國內現在的發展情形是怎樣的?跟國外的差別在哪裡?是技術上還是理念上或是環境上?

阮敬恆:阿卡貝拉進入大陸的時間非常短,2009年才開始,而且進入的時候也沒有人去推廣。大陸的團體基本上都是從各高校的校園合唱團發展起來。 2010年開始我們作為非營利性的阿卡貝拉組織介入,開辦一些大師班,引進國外優秀的團體,也為大陸的團隊聯繫一些外面的演出機會。雖然現在演出方式、演出效果,與國外(四百年歷史經驗)、中國台灣(15年歷史經驗)是有落差的,但不可否認現在的發展已經相當可喜。

更大的落差可能體現在創意和一些編排思考的邏輯上,在這點上,內地的團隊舞台呈現偏弱,表現拘謹,創意平平。在音準節奏上大陸倒反而比台灣的更好,但台灣的團隊很善於用一些服裝道具、舞台編排去吸引眼球。

澎湃新聞:阿卡貝拉的歌曲現在很多都是改編翻唱自現有曲目,這其中是否會涉及版權問題?

阮敬恆:會有。我們的工作也有很大一部分是協助他們解決這一塊的問題。但是這個情況也在改觀,前兩年大約95%的歌曲都是扒譜翻唱,因為大家還是單純就和聲技術感興趣的階段,但現在已經有30%的原創歌曲數量。其實國際上是有專門的阿卡貝拉編曲家這個職業的,我們每年的訓練營都會邀請這方面的人來開辦大師班,希望可以增強原創的力量。

澎湃新聞:國外有許多以阿卡貝拉聞名的專業團體,甚至可以競逐格萊美等大獎,中國的阿卡貝拉離職業化還有多遠?

阮敬恆:這些年我遇到許多年輕人都有這樣的茫然,他們有能力集合到志同道合的團員,也能排練出一些成熟的歌曲,但依然為生計奔波,畢業後很難繼續。 Vocal Asia此前花了10年致力於協助台灣團體鋪路,台灣地區現在的20多個樂團(包括學生樂團),職業的有5個,平均都能夠接到60場到100場左右的商業演出。現在我們做的是複制台灣的模式到大陸,逐漸從商業角度開始經營包裝。但目前大陸還沒有任何一個職業的阿卡貝拉團體。

澎湃新聞:除了參與者本身之外,硬件技術上是否有落差?阿卡貝拉對音響有什麼特殊要求嗎?

阮敬恆:音響硬件上,現在中國跟國際上實現同步了,有差距的是軟件,即音控人員。阿卡貝拉基於現代音響技術,對於話筒、混響的比例極其講究,好的音控師能夠創造出一個專門獨立的聲場,而現在大多數國內的音響師都是做演唱會出身,不懂得如何去控制阿卡貝拉的話筒。阿卡貝拉其實就是話筒和人聲的藝術,例如要凸顯一個“Bass”,就需要可以調高低頻以凸顯聲音中的顆粒感,不了解這種特質的音控師就會覺得以他們的經驗看這是“亂搞”。因此近兩年, Vocal Asia在辦音樂營的活動中都會請國外大師上專門的“音控”課,而國內音控師來學習的熱情和報名人數也是逐漸遞增。學習阿卡貝拉的音控技術已經成為一種趨勢,已得到廣泛關注。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