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評析

Mosaic 週年音樂會後評

特約撰稿:Kessay Chan 陳君明

早前看過「2017 大專聯校無伴奏合唱小型音樂會」,香港大學隊伍Mosaic 表演出色,有良好合唱默契,聯同中文大學及教育大學隊伍:Papillon Blue 及 Lovappella 首次舉辦聯校音樂。

不足一個月後,Mosaic 就回到香港大學的「主場」舉辦他們的週年音樂會-­‐-­‐-­‐「All I ask 我想」。不知不覺,原來他們已踏入第十個年頭,場外特設展覽展示 Mosaic 的一路發展,進場的走廊也貼了他們過往週年音樂會的海報。

音樂會以故事串連,指Mosaic 精英學院分為五個聲部中:女高音、女低音、男高音、男低音及beatboxer,各聲部之間不得有任何交流,並由beatboxer 執行此校規,而每位新生進校時就被校長強行編定聲部。故事簡單但足以連接曲目,亦讓觀眾專注音樂當中。成員雖精於演唱但在演戲方面也不俗,每人的性格特徵都令人印象深刻,不過戲劇與歌曲間的「轉場」以及戲劇部份時間則略嫌頗長。

編曲方面,多位成員都投入心思參與編曲,都到位及有效特顯各人優勢,可見他們對無伴奏合唱已有一定認識,亦令當晚的音樂旅程帶來新鮮感。值得一提是多首組曲,如Bruno Mars Medley,花(以花為主題的曲目)以及Coldplay Medley,除了能特顯每首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一句,也沒有忽略全曲的起伏和歌詞意思,值得一讚。而「K 歌接龍」中則如電影Pitch Perfect 中一幕街頭對唱一樣,只是成了中文版的接龍。當晚Mosaic 亦演唱了Pentatonix 和The Real Group 的名曲如"No", "Pass me the Jazz"等,可是筆者始終認為他們的版本、聲線始終太深入民心,翻唱的話就容易令人作出比較,唱自己的編曲還是較吸引。

Mosaic 擅於演繹歐美力量型的歌曲,如Mercy、Tears 等,特別和聲部分有力亦掌握到英文歌的和音演出技巧,有不錯的ensembleship。主音亦是不容置疑地為歌曲提升水平,不過需要留意的是這些歌曲需要強力的低去承托,也許音響人員能增大一點令歌曲扣連更緊密。另外唱中文歌時也可以改改唱法,配合廣東歌委婉不直接的旋律。還有,台上動作和燈光亦甚為出色,既為歌曲增添變化,卻不影響演出水準,如"No",「自以為」,透過走位動作表達另一重意思。

最後幾十位歷屆的Mosaician 一一上台合唱安歌曲目,盡顯對團體的歸屬感以及對無伴奏音樂的熱愛。希望未來加入的成員能為他們帶來新突破,令這校園隊伍更進一步。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