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評析

當阿卡貝拉碰上音樂劇(五)角色與樂手的身分切換

特約撰稿:海豹 ( 現任A劇團音樂總監、愛樂文教基金會特約編曲。代表作品包括中文阿卡音樂劇『彼得潘遊戲』、混聲合唱『忘了我是誰』、『我身騎白馬』、『蘇三起解』等。)

前文
約略提及了演員肢體和編曲間的影響;但很遺憾的,這不是演員在唱歌之外唯一需要做的事情。其中一點是...你到底要如何讓一個演員上一秒還在高唱Say~You~Love Me~,然後下一秒突然變成樂手狀態du du ba ba?

主旋律跳接

先撇開音樂劇這件事情不談,主旋律在聲部之間的轉換,對阿卡貝拉而言本來就是件麻煩事。由於主流音樂與媒體,我們似乎很習慣單一主唱的阿卡貝拉編制(例:On the Rock, Bad Romance),或至少是大片段式的固定主唱(例:Pitch Perfect,Finale。)

但我們有時候我們會忘了,人們不是只會獨白,也會對話;歌也不是只會Solo,主旋律也有可能在各個聲部之間串接(例:Real Group, Pass the Jazz。)

而這在編曲上是大事。單一Solo的好處是,你會有很穩定的聲部編制,節奏部就從頭到尾定在節奏上,和聲部穩定在和聲上,甚至可以固定和聲部之間的三音五音關係(例:Pentatonix的Can’t Sleep Love之讓我們為Avi的離開默哀30秒。)

但當你有聲部串接的時候,問題就出現了。別忘了,當你抽掉一個人去唱主旋律時,他原本負責的東西要不就要有人補上,要不就要用其他方式處理掉。就拿前面的Real Group, Pass the Jazz為例,原本Bass在標準的walking bass上,0:22時他被抽去唱主旋律了,這時伴奏做了一個大幅度的改動來處理"Walking Bass消失了"的這個問題。你可以想像如果伴奏仍維持相同的結構繼續下去會發生什麼事。

再更誇張一點,人們會同時說話,所以當然也有可能同時唱主旋律(Ex. Pentatonix, Perfume Medley,請見0:10處。)這時就需要非常精準的計算,讓所有人的主旋律可以平均分攤

音樂劇的角度

這個問題在音樂劇上會更為明顯。別忘了,歌是台詞的延伸,而你不會天天都清空舞台一個人大唱On my own~。人是會對話的,會互動的,所以也不會每一首歌都是一個人獨唱。你可能會One Day More一堆人同時平行講話,或是It’s all over式的所有人吵成一團。How do you deal with that?

阿卡音樂劇的角度

在阿卡音樂劇時,這個問題會變得更嚴重,因為被換下來的主旋律不是只是閉嘴不唱就好了,他還得回去唱du du ba ba,而且還要維持在角色內。

這就不是小事情了,牽涉層面很廣,大到整齣劇的世界觀建立,小到編曲的調整。一言以蔽之叫做你必須建立『這個世界上有一個正常人會跟你講du du ba ba』的這件事情。對於阿卡貝拉音樂會而言這不是問題,因為人們會預期這件事情。但當一個人身上帶有角色,他突然從正常的語言跳到du du ba ba時,就可能會出現問題。

從編曲層面,你可能根本放棄du du ba ba,來消滅突然變的『非人類』的狀況(例:A劇團<彼得潘遊戲>的主題曲,所有的伴奏都是"詞")。另外一種方法是透過讓兩個主旋律之間有一些重疊的時段,讓要被換下去的演員有一個過渡期,可以在另一個主旋律的Cover下轉換到伴奏部。

從戲劇層面這就大了,請容我們後面另開一篇專門討論音樂劇的世界建立問題。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