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lumns

 
評析

香港A Cappella的瓶頸

撰稿:馮國東(香港 Gay Singers 創團團員、港澳當代無伴奏合唱協會主席)

疫情嚴峻,所有 A Cappella 活動暫停,特趁此空閒時間撰寫短文三數篇,透過 Vocal Asia 及 CASHK 等機構發表。

屈指一算,筆者參與 A Cappella 推廣,已逾廿載。期間香港的組合進步神速,阿卡人一代勝一代,比起筆者的年代好何止千百倍,實在可喜可賀!

然而要再進一步,則祇怕不是易事。畢竟從零分進到五十分容易,自五十分起的「邊際利潤」便不再那麼高。據筆者觀察,不少本地團到最近一兩年已陸續到達瓶頸,鮮見重大突破。

隨著年輕人就業模式的轉變,許多新晉 A Cappella 歌手,都不再是上班族,排練時間遠較前人多。而他們都十分努力,很多組合均能做到一週幾練。可惜演出機會不足,使他們難以更上一層樓。

雖說「臺上一分鐘,臺下十年功」,但 A Cappella 專家 Brody MacDonald 說:「performances are worth ten rehearsals.」(註一)從事表演藝術的同業都知道,演出能提高排練的質素。至於實戰經驗(如與現場觀眾溝通)和知識(如與音控師溝通),也祇能在「臺上」得到。

可惜近年 A Cappella 風光不再(原因日後再另文探討),演出愈來愈少,即使有,大部分都是小型商演,給予演出團體一顯身手的時間甚短,鍛鍊效果十分有限。

反觀其他地方的組合,在這方面遠較我們幸福。以韓國組合為例,各組合在某城市演出後,可轉到國內其他地方巡演,演出多了,自會越唱越好。香港組合則無此福氣,雖然中國幅員廣大,但活動主辦者往往把香港團體當作「外人」處理(一國兩制嘛!),既然要辦理繁複的邀請手續,不如邀請外團。至於臺、日、韓等地,A Cappella 水準普遍仍優於香港,邀請香港團演出的意欲不大,最終形成惡性循環:缺少具挑戰性的演出 - 水平難以提高 - 更難找具挑戰性的演出......

當然以上只屬筆者片面的觀察,香港 A Cappella 的問題還多著,還望各位有心有力的同業多指出並提出改善建議!

註一:參氏著,A Cappella Pop, A Complete Guide to Contemporary A Cappella Singing. (Van Nuys: Alfred Music Publishing Company, Inc., 2012), 121。

註二:文章配圖為香港新團 Polcaella

 

tags

related articles

 
Top

subscribe

facebook